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
2024年5月30日
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
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
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
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
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
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
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
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
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
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
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
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相关文章
- 海峡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/文 高慧平/漫画)市民老黄的前妻多年前携儿子离开,家里拆迁获得赔偿款之后,失联的儿子重新出现。儿子认自己是父亲是好事,但老黄欢喜之余,却也有了烦恼:自己有了新2025-08-17
- 在人们的印象中,玻璃是一种易碎透明的材料,而且由于碎片尖锐容易伤人,安全性并不强。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们不但能够将玻璃的天然优势充分发挥,还能够调整其性能,弥补它的缺点。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全玻2025-08-17
-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类玻璃制品,例如玻璃窗、玻璃杯、玻璃移门等。玻璃制品兼顾美观与实用,既能够凭借晶莹剔透的外表惹人喜爱,又能够充分利用其坚硬耐用的物理性能。一些艺术玻璃甚至会使玻璃具有更2025-08-17
- 当学习遇上萌趣伙伴,连笔尖都变得雀跃起来。叮当猫文具盒,将经典萌趣的IP形象巧妙融入设计之中。灵动可爱的叮当猫跃然盒身,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治愈力。不仅是收纳文具的实用好物,更是陪伴孩子们攻克知识难关的2025-08-17
- 曝勇士寻球衣赞助要价一年2000万 整个NBA最高发布时间:2016-11-05 11:35 来源: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[摘要]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,来自ESPN的报道称,消息灵通人士透露,勇2025-08-17
- 随着寒假和春节的临近,出国出境游的旺季已经在路上了。伴随着出国出境热度的攀升,新一轮出入境办证的高峰也已经到来。为了有效应对办证高峰,西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积极准备,全力做好窗口服务工作。2025-08-17
最新评论